
Falcon电池片计数机的详细介绍
发布时间:
2021/09/15 00:00
光伏胶膜夹在光伏电池片上下,一块电池片就要配上两块光伏胶膜,覆盖电池片上下两面,和上层玻璃、下层背板(或玻璃)通过真空层压技术粘合为一体,构成光伏组件。胶膜作为光伏组件的辅助材料,技术路线相对稳定,无论电池块技术如何变化,对粘合膜的需求都保持稳定,在可预见的将来不会出现替代品。
硅料价格的暴涨使得硅料企业赚走了整个光伏主产业链(硅料—硅片—电池片—组件)的大部分利润,而产能过剩的电池片和组件环节的毛利则显著下降。从历史上看,光伏主产业链各环节由于短期供需关系的变化导致各自盈利出现较大幅度的波动是行业常态。今年,随着各家硅料厂商的新产能陆续投产,预计硅料供需紧张的状况将逐季改善;到2023年,预计硅料的供给将变得较为宽松。随着硅料供给逐步宽松,预计电池片和组件环节的盈利将逐步改善。
硅料之所以出现紧缺,主要原因是硅料扩产周期很长。硅料生产线复杂且庞大,扩产周期长达18个月,产能爬坡还需要6个月,而下游硅片、电池片扩产只需要6个多月,组件扩产仅需3个月。终端市场需求提升后,组件、电池片、硅片环节都可以快速扩产,硅料的扩产却快不起来,因此产生了供给缺口。
光伏封装胶膜用于将电池组件的封装环节,一般要求胶膜具备较强的耐候性以保证电池片性能良好,同时胶膜材料应当具有不错的透光性,以避免降低电池片光电转换效率。胶膜在电池组件中成本占比较低,但对光伏电池性能和使用寿命至关重要。
随着硅片环节单晶逐步完成了对多晶的替代,下一代光伏技术的变革将主要体现在电池片环节。因此在2019年5月,通过参股(当前持股比例20.56%股权),布局电池片各环节设备,以保持电池片核心技术独立性。
最早成立于2000年,起步于单晶硅片业务,2014年收购浙江乐叶后,开始加速布局一体化组件。公司硅片产能部分自用生产加工电池片,部分外销,电池片产能主要自用于制造光伏组件。目前,公司已成长为全球的一体化组件企业。
在降本增效的背景下,电池片环节脱离上游硅片以及下游组件环节开始涨价,预示电池片环节盈利改善已经开始,主要原因为大尺寸进展快速,需求旺盛,产能紧缺。
之所以将电池片和组件放在一起讲,是因为很多做组件的公司都涉及电池片业务,譬如、、、、、等,下面我将前面讲过的硅料、硅片,和的电池片和组件环节的公司罗列出来供大家参考。
光伏产业链可分为硅料、硅棒、硅片、电池片、组件等几个部分。简单来说就是,先用硅料制成硅棒,再把硅棒切割成硅片,一块块硅片再通过技术手段制成太阳能电池片,若干个太阳能电池片通过串并联方式封装而成的光伏组件,即可通过太阳能发电。
可见,在光伏几个重要的链条中,掌控硅片、组件以及电池片,但是只掌控硅料和电池片,在组件业务上几乎没有涉足。
在头部一体化组件企业与n型新秀黑马的共同推动下,n型产业化进程加速。名誉理事长指出,n型电池片扩产项目占据电池片扩产总容量的。
公司覆盖了从硅片到电池片和组件再到电站的光伏全流程产业链,硅片更是做到了全球,光伏组件也已跃居全球第五位
在电池片环节,硅片经过制绒清洗、扩散制结、刻蚀、化学气相沉积和丝网印刷、烧结等步骤,得到硅基光伏电池片;在组件环节,光伏电池片将与光伏胶膜、光伏玻璃背板等组装在一起,得到可以应用于下游光伏电站的光伏组件。
光伏胶膜主要用于组件封装,可以对电池片起到保护和增效作用。由于光伏组件运行环境恶劣,光伏胶膜需要有在多种环境下具有良好的耐热性、耐低温性、耐氧化性、耐紫外线老化性,同时光伏电池的封装过程具有不可逆性,电池组件的运营寿命通常要求在25年以上,对光伏胶膜质量要求较高。光伏胶膜用于组件封装环节,占组件成本3%-7%,是决定光伏组件产品质量、寿命的关键性因素。
核心部件——电池片:从功能来看,电池片是通过将硅片加工处理得到的可以将太阳的光能转化为电能的半导体薄片,决定了光伏系统的发电能力,原理是光生伏应和PN结。电池片的转换效率直接影响光伏系统的发电效率,电池片生产工艺的优良直接影响光伏系统使用寿命;从成本占比来看,电池片是光伏组件成本的核心,同时也是光伏组件降本的主要途径,根据产业研究院统计,2021年电池片占组件成本的61.2%,同比-1.2pct,主要系受到上下游的双重压力影响导致电池片价格承压下行。
而从长期来看,光伏电池向N型电池转型是一个长期趋势。从衬底类型来看,可将光伏电池片分为P型电池片和N型电池片两类。P型电池原材料为P型硅片(掺杂硼),N型电池原材料为N型硅片(掺杂磷)。
组件龙头垂直一体化布局。光伏行业各龙头间技术差异不大,晶硅技术路线难以颠覆,因此垂直一体化成为提升盈利能力的重要途径,行业龙头纷纷布局硅片-电池片-组件一体化产能。
公司前身成立于2000年,最初以半导体业务起家,2007年开始布局光伏单晶硅片,后于2012年在主板上市。公司主营业务为单晶硅棒、硅片、电池和组件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以及光伏电站开发、建设及运营业务等,已形成了从单晶硅棒/硅片、单晶电池/组件到下游单晶光伏电站应用的完整产业链,其中单晶硅片和单晶组件业务是公司的核心制造业务,目前公司已发展成为全球的单晶硅片和组件制造企业。
从技术研发到落地生产,动力电池的创新非一日之功,所需的资源投入难以计数。在电池领域的布局有其战略考虑。
随着头部组件厂商份额的不断提升,二、三线逐步退出市场。我们认为以未来3-5年的维度来看,头部厂商之间的差异化就在于电池片技术。电池片技术具有明显优势的企业能够在这一轮技术变革中分享到行业技术进步的红利,依靠产品差异化,延续超额红利周期。
光伏产业链条较长,大致可划分为主产业链和加工设备辅件产业链,其中,主产业链又可划分为硅产业链、电池设备产业链以及系统集成和运营环节,由于光伏电池必须经由组件厂商利用胶膜、背板等材料共同封装后才能正常使用,因此电池设备产业链又可细分为电池片和组件产业链。
(1)硅片连接上游硅料及下游电池片,目前单晶硅片是市场主流多晶硅片占比快速减少,单晶硅片市占比从2016年不足20%提升至2021年95%。硅片是实现多晶硅原料向光伏晶硅电池转变的必经阶段。单晶硅片制造企业主要利用单晶硅炉生产单晶硅棒,多晶硅片企业主要利用铸锭炉生产多晶硅锭,而后再将其加工成单晶硅片或多晶硅片,最终用于制造晶硅电池片。光伏硅片可分为多晶和单晶硅片,当硅原子以金刚石晶格排列晶核的晶面取向相同为单晶,否则为多晶。因单晶电池光电转换效率可比多晶电池高2-3%,在光伏电池降本增效的目标驱动下,单晶硅片市占比迅速提升。
摘要:从技术研发到落地生产,动力电池的创新非一日之功,所需的资源投入难以计数。在电池领域的布局有其战略考虑
电池正常还需要其他组件材料,包括胶膜、光伏玻璃、背板、支架。组件材料的发展以配合光伏系统降本增效为目的,技术路线相对独立于电池片技术发展方向,但必须跟随电池片形态的变化调整相关产品,在产业链中属于议价能力较弱的一环。
查看更多...
免责声明:内容转发自互联网,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本网站有涉嫌抄袭的内容,请转至联系我们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下一篇:
- 联系我们
服务热线
服务热线
0511-88881866
关注我们
官方手机站
获取更多资讯
- 返回顶部